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学术期刊网

28篇问题论文牵出学术造假“灰色产业链”

浏览次数: 18472    发布时间:2017-01-03


28篇问题论文牵出学术造假“灰色产业链”

  • 时间:2016年12月20日   来源:华西都市报    

    近年来接连曝光的科研不端,尤其四大国际出版集团撤稿中国作者百余篇论文的轰动事件,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带来了恶劣影响。调查显示,学术不端行为背后,充斥着一条隐秘的论文交易“产业链”。一些第三方机构打着“润色论文”的幌子,大肆买卖论文、抄袭剽窃、弄虚作假,部分学术造假成“窝案”。    

    28篇被调查论文背后的公司    

    仅2015年,四大国际出版集团先后撤销中国作者论文117篇。基金委重点调查28篇与科学基金项目相关的论文时发现,这些论文全部是委托第三方投稿。其中,近一半论文投稿与一个名为“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”的第三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。    

    2015年8月,斯普林格出版集团撤销上海某大学王立山等人于2013年发表的1篇论文,原因是“同行评议意见被伪造”。随着调查的深入,上海某大学王立山、臧卫东既做论文作者,又先后任“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”法定代表人,将“伪造通讯作者邮箱、伪造论文审稿人邮箱、提供虚假审稿意见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真相“浮出水面”。    

    造假中介仍“逍遥法外”    

    记者发现,课题整体外包“一站式解决”等广告19日仍高挂在“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”网站。同日,上海市国税系统查询显示:“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”成立于2011年2月,业务范围涵盖生物信息分析与技术研发、科研实验外包、医学统计等。臧卫东为“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”法定代表人和股东之一。    

    目前,基金委决定对已经资助的项目予以撤销,追回已拨经费,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,并分别取消4至7年不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。一些被撤论文所在单位对相关作者进行了严肃处理。然而,据知情人士透露:事发后,多家涉事公司似乎未受到撤稿事件的影响,依然正常运营。    

    科学道德有红线    

    “科研失信的学术氛围会像重度雾霾一样,让整个学术界集体窒息。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表示,“从论文抄袭到引用不规范,从一稿多投再到枪手代写、第三方代投……学术不端不断出现新形式。对研究人员而言,科学道德设有红线,一旦逾越,你只能出局。”    

    针对被撤稿件存在的多种学术不端,中国科协重申了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主要行为规范,明确了“五不”行为准则:即不由“第三方”代写论文,不由“第三方”代投论文,不由“第三方”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,不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,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。